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引导学生铸牢中国心、中华魂的使命。
艺术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音乐、绘画、戏剧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力量,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内心深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艺术角度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更是对共同未来的期望与责任。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而有效的途径。首先,通过音乐的旋律、舞蹈的韵律、戏剧的情感等,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内涵。其次,艺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表达能力,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通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在实践中增强“五个认同”。再次,通过组织艺术展览、文化艺术节、主题创作比赛等活动,能够在校园内外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
因此,艺术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文明的载体和思想的寄托。通过艺术形式的有效运用,我们可以在高校中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艺术教育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厚植艺术教育基础。艺术蕴含的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没有美的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涸的人生。要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认识艺术教育“美”的功能,无论是艺术类院校还是综合类大学,都要重视发挥艺术的力量,更好地承担起高校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崇高使命。要开设更为科学系统的艺术教学课程,培强育优师资队伍。“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当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这一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把握中国精神这一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多出艺术精品,发扬追求向上向善向美这一中国文艺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塑造英雄中讴歌崇高,在赓续文脉中坚定自信,在彰显主流中体现担当,用思想深刻、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鼓舞人、培养人。要用扎实的艺术创作,生动讲述“在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化艺术教育实践。就新疆等边疆省区艺术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挖掘边疆地区的艺术特色,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充分运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比如音乐教育,高等院校的音乐课堂教学要达到音乐教学目的、实现音乐学习的意义,就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自学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使音乐艺术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一要用心规划设计音乐课堂教学的引言部分,引入中华各民族音乐艺术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活跃性、对音乐探索的积极性。二要设计创新多媒体环境,通过观看异彩纷呈的中华各民族音乐艺术表演,使学生充分享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三要精心呈现音乐语言的意境,以此彰显音乐文化艺术的魂魄,使各族学生在感悟音乐艺术本身生动形象的美感之时对音乐文化的含义有一定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情趣,实现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形成艺术教育氛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华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兼收并蓄,逐渐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汇聚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艺术具有共通的情感表达能力,能够在不同人群之间建立情感的共鸣,使不同人群增进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比如,通过共享音乐体验,个体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当今校园信息网络发达,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被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数字化形成了一个数字虚拟空间,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开来,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拓展艺术教育空间、形成艺术教育氛围,通过网络虚拟载体传播具有教育导向的艺术作品,扩大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覆盖面,使学生在大气磅礴的画面中,在激荡人心的声音中,感受历史之沧桑厚重、未来之朝气蓬勃,不断夯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人心基础。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副教授 俞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