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兵团理论网 >治疆方略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六师实践凝聚人心力量 来源:兵团日报 发布日期:2024-10-31
  ●靖大伟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扎好民族团结“同心结”,画好共同繁荣“同心圆”,走好民族复兴“同心路”,创新思维、大胆突破,持续推动各族职工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民族团结的石榴花在六师土地上绚丽绽放,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做好民族工作,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稳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引导各族职工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巩固和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是我们工作的应有之义、应尽之责。六师五家渠市居住着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41个少数民族,师市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将进一步按照兵团党委的安排部署,不断提升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完善体制机制和保障措施,找准民族团结与履行“三大功能”、发挥“四大作用”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战略意义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汇、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居于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我国西北重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把做好新疆工作提升到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就新疆如何处理好民族团结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瞻远瞩、思想深邃,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深刻总结新疆民族工作经验成果,深刻洞察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趋势,拓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新思路新要求,具有强大的理论引领力和实践指导力,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师市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师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取得实效,不断实现各族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导大家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走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为忠实履行新时代维稳戍边职责使命、把兵团建设得更强大更繁荣贡献师市力量。

  强化主线意识,聚焦关键环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

  师市党委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坚定各族干部职工群众“五个认同”的重大认识问题,更是关系民族团结进步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把强化各族职工群众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治本之策,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找准发力点,做好结合和融入的工作,同心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坚持依法治理,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师市将着眼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开展反恐反分裂斗争与维稳工作法治化常态化结合起来,优化党政军警兵民“六位一体”协调联动机制,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各种渗透破坏活动,加强社会面防控和边境管控,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信访案件,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安全保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持续推进“三非”治理和“三化”整治,坚决守住民族领域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要多从政治上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关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金钥匙。师市将勇担兵团党委赋予师市“兵团第一方阵”责任使命,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重大项目大突破彰显高质量发展硬道理,继续壮大综合实力、做大蛋糕,让凝聚各族职工群众的物质基础更加稳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多渠道稳定扩大就业,提升服务社会保障能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打造示范连队和亿元产值连队,让更多发展成效转化为转变人心、争取人心、巩固人心的成果。

  坚持丰富载体,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广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推动民族团结要打破各族职工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上的隔阂,通过深度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团结,改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师市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与“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紧密结合,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可观可感可学的互嵌式连队(社区)、小区、学校,推动各族职工群众流动融居,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继续发挥好旅游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作用,扩大青格达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牌影响力,着重培育发展酒店旅游商圈,完善提升旅游精品线路承载力、吸引力,从新疆大旅游圈中分客源、引流量,把六师区位优势、文旅资源转化成推动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的动力。

  坚持文化润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必须努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师市将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推进文化润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郁金香花节、端午龙舟赛、冬季冰雪节等一系列文旅活动,大力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用传统文化、军垦文化感染人、吸引人,打造新时代先进文化传播高地。坚持正本清源,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和新疆“四史”、兵团屯垦戍边史的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浸润信教群众。

  坚持凝心铸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向心还是离心,关键在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必须从教育入手、从孩子抓起,引导师生牢固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思想意识。师市将实施优质教育均衡行动,落实“双减”政策,推动学前教育普惠普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巩固提升,优化教育资源布局,高质量办好各族群众满意的教育。深入实施青少年“筑基”工程,突出抓好思想教育工作,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拓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让各族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共同成长进步,播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师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各项方针政策,把党的领导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全过程,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和保障措施,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夯实民族工作基层基础,努力构建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通力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在全社会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确保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工作落到实处。坚决树牢“在新疆没有与主线无关的方面和领域”的理念,推动师市各级各部门主动找准自身职能、职责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合点,将其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大力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民族工作理论政策,提升处理各种复杂敏感问题的能力,解决好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打造形成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热爱民族事业的优良队伍。

  新时代新征程,师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扎好民族团结“同心结”,画好共同繁荣“同心圆”,走好民族复兴“同心路”,创新思维、大胆突破,持续推动各族职工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民族团结的石榴花在六师土地上绚丽绽放,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系六师五家渠市党委书记、六师政委) 
责任编辑:李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