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大力发展连队庭院经济,不仅可以提高职工群众的经营性经济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还可以促进家庭经营的发展,提高连队整体经济效益,改善连队公共服务,对全面推动兵团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庭院经济的价值意义
庭院经济可以有效促进连队经济发展。庭院经济涉及的产业类型很多,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非常灵活,能够充分发挥职工各自的能力水平,工作地点就在自家庭院及周边,可以最大程度利用弱劳动力和半劳动力,能有效增加职工家庭收入。庭院经济不仅可以根据每户职工家庭不同的特点,发展不同的产业项目,实现百花齐放,也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分散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形成“村落家家煮茧忙”的家庭产业集群,打造有特色的“一连一品”“一团一特”,推动团场连队产业发展。
庭院经济有助于推动连队产业结构升级。在种植养殖方面,可以引入现代化的种植养殖技术,发展微果园、微菜园、微茶园、微药园、微养殖园,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产品加工水平,发展微车间,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把产品附加值增值收益最大限度留在连队。还可以发展微农庄、微超市、微电商等服务型产业,有条件的职工还可以根据兵团特色和军垦文化,因地制宜打造富有兵团特色的农家乐、民宿,进一步丰富连队经济业态。
庭院经济可以促进连队生态保护。发展庭院经济可以让职工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零星土地以及闲置农田,种植蔬菜、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既能增加收入,又对防止耕地“非粮化”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保护耕地资源。同时,发展种植业的庭院经济一般规模较小,在“减药增效”方面可操作性更强,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连队环境和生态平衡。
庭院经济可以改善连队人居环境。庭院经济同职工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发展产业前,职工有意愿对庭院布局进行优化,合理规划农业用地、提高庭院种植效益、优化果蔬品种、打造精品民宿等,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收入,还有利于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打造舒适、优美、宜居宜业的和美连队。
庭院经济可以促进连队文化发展。在发展庭院经济过程中,职工可以通过传承家族文化、传统技艺等方式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不同类型的庭院经济还可以为连队提供如茶馆、花园、采摘园等不同类型的娱乐和社交场所,成为职工与地方群众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场所,营造连队和谐氛围。
多举措促进庭院经济发展
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师、团、连三级齐抓共管局面,在发展过程中,要跳出小农经济的思维局限与单一院落的空间限制,不断拓展庭院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职工培训和管理。庭院经济与规模化经济不同,职工是主要的经营主体,其往往面临市场信息、资金、技术缺乏等难题。因此,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相关帮扶力量和帮扶资金支持力度,及时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政策措施,为庭院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强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通过统一的业态设定、技术与人才培训、品牌运营、资金支持等方面的规划与引导,加强联结带动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素质职工培养,通过定向培养、开设专班等,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连队本土实用技能人才。
注意产业规划与业态引导,提升庭院经济价值。具备发展庭院经济的团场连队要因地制宜制定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规划,充分对接“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整体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庭院经济建设内容、标准、方式、规模等。在发展过程中,要为职工提供产业发展咨询服务,推动形成“一连一业”“一团一品”的庭院经济发展格局。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庭院经济,通过特色农产品、农文旅融合等方式多举措发展庭院经济。关注庭院经济和其他乡村业态之间的协同,将庭院经济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康养农业等农业新业态相融合,打造相对强健的产业链和品牌体系,为产业融合、产业链延长提供基础,在降低职工运营风险的同时,提升产品价值。
提升组织化水平,强化联结带动。发展庭院经济的过程中,要引入龙头企业、农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合作主体,并强化他们与庭院经济经营户的利益联结,提高庭院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连队党组织+新型经营主体+连队集体经济组织+职工”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当地产业乡土能人、经营大户等示范带动作用,用好“龙头企业+职工”“合作社+职工”“致富带头人+职工”等模式,鼓励各类经营主体通过领办、订单生产、流转入股等多种方式,与庭院经济经营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新型主体的介入,拓展庭院经济产业链、推动三产融合,提升庭院经济品牌效应,将庭院经济与更广大范围的产业链有效联结。
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充分利用本地电商平台、网红带货、团场供销社等平台,不断拓展庭院经济产品的销售渠道,持续加大消费帮扶力度,鼓励师、团两级工会组织采购庭院经济产品。建设并引导职工使用区域公用品牌,如石河子“军垦1949”,鼓励并帮助职工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发展。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组建特色农业专家服务团队,开展送技上门服务,提升职工经营庭院的科技水平。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庭院经济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宣传与监督并进,推动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通过监督和检查避免庭院经济变形走样,另一方面以正面案例的示范效应,推动庭院经济往广度和深度拓展提升。兵、师两级农业农村局要会同相关部门,强化分类指导,加强督促检查,做好典型经验总结推广。适宜发展庭院经济的团场连队要建立庭院经济规范管理相关制度,把标准化贯穿庭院经济发展全过程,提高庭院经济经营管理水平;加强日常指导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庭院服务规范有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深入宣传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政策举措,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党校经济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