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指出:“要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对于认识新疆历史、还原历史真相、澄清错误认知、树立正确观念意义重大,有利于在意识形态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树立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宝贵资源
文物和文化遗产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是系统阐明历代中央政权治理和管辖新疆的重要力证,是揭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内涵的珍贵实证,是深化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的科学史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国故事、展示文化自信的生动素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新疆地处丝绸之路重要位置,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源远流长、频繁广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交相辉映,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一大批文物和文化遗产留存至今。据了解,新疆共有不可移动文物954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20处。这些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遗产瑰宝,记录着新疆各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制度以及生产生活的历史轨迹,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它们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承载者,是引导新疆各族儿女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的宝贵资源,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历史根基。
保护为先,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基础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和兵团视察时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历史的伟大见证。比如吉木乃通天洞、高昌故城、克亚克库都克烽燧等,为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物证据,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还比如北庭故城遗址的众多考古发现实证了汉唐元等中央王朝对西域实施有效治理的历史。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保护第一,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赓续历史文脉,充分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分级分类分批开展普查工作,进行详细统计,同时运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技术全面记录文物和文化遗产信息,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强化保障,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资源基础。
合理利用,激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新疆文物和文化遗产,分布广泛且类型丰富,文化传承发展在时间维度中,不仅意味着今人连接古人,还意味着今人传向后人,全景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和发展历程。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作为“源头活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动力。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合理利用,要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有形、有感、有效地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生动讲好新疆和兵团故事,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从而丰富各族群众历史文化滋养,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潜移默化中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载体,蕴含着特殊的文化价值,是联系各民族情感的纽带、维系国家统一的实证资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发声,让历史说话,不断激活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发挥好其资政育人、推动发展的作用,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兵团党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