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兵团理论网 >学习文萃
习近平为何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来源:兵团日报 发布日期:2020-04-17

关于《共产党宣言》,习近平为何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这部光辉著作再次引起媒体聚焦,在朋友圈刷屏。关于这部著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共产党宣言》蕴含着真理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述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就是写这本书(翻译《共产党宣言》——编者注)。于是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根据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第一集《举旗定向》整理)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问世以来,通过200多种文字传遍世界。

1920年4月底,中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陈望道历时两个月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5月,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稿带至上海,交由陈独秀和李汉俊校阅,并于8月在上海印刷出版。

《共产党宣言》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工具。邓小平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共产党宣言》蕴含着信仰的力量 

《共产党宣言》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起点,影响和鞭策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信仰而不懈奋斗,毛泽东、邓小平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是读了这本书后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走上革命道路的。

1939年底,毛泽东在延安时谈道,“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发展历程中,《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力量。

《共产党宣言》蕴含着思想的力量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共产党宣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融为一体,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怎样学习这部经典,毛泽东说,“读它一遍或者看它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正在引领中国阔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共产党人当用一生来研读,从中汲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真理力量、信仰力量、思想力量。

责任编辑:张艺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