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兵团理论网 >学习兵团
能源安全新战略充分彰显思想力量 作者:傅振邦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日期:2024-08-29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洞察国际国内能源发展新趋势,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扎实做好新时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能源安全新战略蕴含深刻的哲理,彰显思想的伟力,指引我国能源产业十年来发生革命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未来必将继续推动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能源安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 

  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全新能源观引领大变革。能源安全新战略统筹全局和局部、发展和安全、供给和需求、政府和市场,提出全新能源观,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 

  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重点是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大幅提高能效,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过去十年,我国以年均约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约6%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煤炭消费占比下降12.1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则提升7.7个百分点。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形成多轮驱动、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过去十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4.7亿千瓦,占装机总量的50.3%,其中风、光装机达10.5亿千瓦,占比35.9%,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接近1/3。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重点是立足自主创新,以绿色低碳为主攻方向,实现能源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过去十年,我国形成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新能源先进发电技术国际领先,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等在全球市场绝对主导,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化能源体制改革,重点是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过去十年,我国在能源市场建设、价格机制改革、监管体系完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加强国际能源合作,重点是开展宽领域、多层次、全产业链国际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应对气变控碳责任原则,加强开放合作,打造全球能源命运共同体。过去十年,我国确立“双碳”目标,带头降碳减排,积极支持全球范围内能源转型发展,为全球提供安全、绿色、可及的绿色能源公共产品,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力量。 

  能源安全新战略遵循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从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消费大循环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居于支配地位,生产不仅决定消费的对象,还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与此同时,消费对生产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能源安全新战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生产端看,能源的供给体系重在通过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催生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深刻体现了能源生产端的“清洁化”“多元化”“协同化”“智慧化”趋势。能源供给体系创新为实现和满足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也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备要素。从消费端看,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升所带来的能量媒介“低碳化”“电气化”和技术进步带来需求侧的“互动化”进程正在快速演进。需求侧的革命性变化一方面为新能源、氢能、储能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增量空间,另一方面也对能源大系统抵御干扰和维持稳定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考验。伴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需求侧管理的智慧化,能源需求对能源供给形成了巨大的牵引作用,两者互动,最终实现能源体系革命性升级这一战略目标。 

  能源安全新战略彰显了系统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源安全新战略强调能源领域的整体性变革,体现了系统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核心要义。 

  以系统思维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有序推进新旧能源体系转换,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通过新能源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壮大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以战略思维谋划解决能源挑战难题。电力居于能源转换利用中心位置,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关键环节。在“双碳”目标下,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处理好能源安全性、经济性、清洁性关系的重要举措。以辩证思维处理能源矛盾问题。要辩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生产与消费、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国内能源资源开发与国际能源资源利用、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等多种关系,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有机统一,化解突出矛盾,实现能源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以创新思维保障能源安全。要更加强调“能源备份兜底”能力,更加强调“平急结合”能力建设,提高非正常状态下的能源系统的转换恢复能力、关键“卡脖子”技术的突破能力、核心用能系统的自主控制能力。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和拓展能源空间格局,促进能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增强我国能源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质朴道理。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着眼现实的深刻洞察,更是面向未来的深刻昭示。 

  从基本需求看,我国从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逐步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我国能源系统以相对紧缺的能源资源总量,满足了全球近18%人口高速发展和美好生活需求。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相当长时期内,我国能源饭碗所装载的都是以煤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不做好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和清洁转化利用这篇大文章,就兜不住能源自主战略安全底线。 

  从可持续发展看,全球主要国家加快了低碳化乃至“零碳化”能源体系构建步伐,只有稳妥有序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才能实现能源领域深度脱碳和本质安全,真正把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过去十年,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始终保持在80%以上,建立了先进完备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能源多元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看,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刻揭示了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向全世界给出了破解能源发展困局的中国方案。中国向全世界提供清洁、高效、质优的能源项目、能源产品和能源服务,有力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以电氢替代促进能源消费革命,以新能源替代促进能源供给革命,以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促进能源新质生产力与能源新型生产关系良性互动,在端牢自身饭碗的同时,我国致力于高水平能源开放合作,促进全球能源共变革同发展。 

  (作者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责任编辑:张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