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兵团理论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来源:河北日报 发布日期:2024-10-31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各方协同发力,确保取得最大成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就要坚持以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加强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

  以系统思维和前瞻性思考,谋划体系化的推进战略和行动方案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推动改革需要在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改革事项的内在联系中,探索和尝试体系化的推进战略。经过40多年持续推进,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同领域、行业之间,同一领域、行业内不同事项间相互作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因此,推进改革必须以系统思维深入了解改革事项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深刻洞悉事物变化的趋向,依据系统演化的路径和原理,有针对性地谋划体系化的推进战略和行动方案。在具体操作中,要适时把控改革推进的时机、力度和方向,统筹调度各方面改革的进展、节拍和方式,确保改革取得实际效果。要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采用系统化的措施方案,努力使改革链条的各个环节都能有效衔接,使各项改革措施在系统联动中相互促进,加快改革进程,提高改革效率。

  系统化的改革成本低、功效高,前提是需要以前瞻性的思考做好规划和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改革目标的科学设定、改革方案的持续完善与综合集成、改革举措的渐次出台和系统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正确的工作方法推进改革,以前瞻性的思考和周密细致的安排确保改革持续深化。既要随改革的深入不断调高改革的目标,随集成程度的提高不断丰富改革路径,还要随改革效果的显现,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念,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改革的热情。如此,才能不断拓展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在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改革重点的确定和改革突破口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更加注重突出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致力于改革的整体推进,又要关注重点问题的解决,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对河北而言,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在这方面,可借鉴成功的经验,学习先进省份的做法,还可通过激发民众创新创业的热情促进目标的达成。对于改革突破口的选择,可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特点,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在改革深化和尝试探索中逐步确定,形成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生成机制,真正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

  加大调控和集成力度,在改革的全面拓展和持续深化中优化推进措施和实施步骤 

  改革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推动改革既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逐级动员,也需要自下而上破解难题、集聚智慧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强化行政力量的推动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前者应致力于社会力量的动员和改革方向的把控,后者则是要通过对涨落机制的运用引发社会系统正向的自组织功能,优化社会资源整合,在改革过程中实现纲举目张的效果。只有使各项改革举措实现系统集成、协同联动,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才能使改革不断深化和扩展,增强整体效能。

  系统性、综合性、联动性的改革不仅需要精心设计方案,还要把握好关键环节。改革进程的阶段性特征和改革深化的动态性特征,要求在实施过程中精准把控好关键节点及其变化,以科学的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并及时反馈,适时对改革进程进行调控。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要牢牢抓住关键环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排除各种障碍,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要统筹全局、把握重点,在推进改革中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努力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随着改革的深化,不断优化实施方案对于改革的顺利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进和完善改革方案,既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还要参考其他地方的好做法,优化相关步骤。不同领域的改革虽然目标有差异,推进方式各有特点,但在系统联动中能实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这就需要把握好改革的时度效,合理安排好改革的先后次序,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根据不同事项的性质,分门别类地有序实施,切实推动改革落地落实。

  注重效果检验和反馈机制的运用,在群众广泛参与和相关举措的不断完善中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改革的推进需要强大的动力系统。系统自组织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各子系统之间的正向互激,进而使相关要素的内在潜能得以释放。依据这一原理,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要以各种有效方法适时监测改革进展情况,对一些特殊的节点予以适当加力。对于改革的阶段性成果,要及时推广,扩大受益的范围,形成积极正向的良性循环,以实际效果促进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推进改革最持久的动力,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改革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地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改革,不仅是推进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善于组织群众和动员群众,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用好群众的力量,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困难和阻力就会相应减少。要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凝聚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充分用好国内国际有利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内改革与国际形势的演变紧密相关。从历史上看,扩大开放对我国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内经济体制改革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助推要素。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尤其在系列改革先后次序的安排、改革事项推进时机的选择等方面,充分考虑国际社会的动向和国际市场的变化。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推动改革逐步从适应国际准则向重塑国际秩序和引领新的国际规范方向演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王岳森,作者系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李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