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一些社交平台以及搜索引擎平台上,科普内容经常被用来为一些医疗机构广告引流。在同一页面上,医师的健康科普内容下面,经常会出现包含功效的医疗广告,诱导网友在阅读科普文章时点开。由于披着科普的外衣,使得这些医疗广告不易被人察觉。
医疗广告热衷于打科普幌子,就是利用科普文章的权威光环,让患者对于广告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殊不知,看似权威公正的科普文章之下,很可能是医疗广告的陷阱,推介的医疗机构未必靠谱。此前,就有痤疮患者在网上浏览一篇皮肤健康科普文章时,通过文章下方的广告链接,找到号称能根治痤疮的北京某民营医疗机构。然而,在该医疗机构花费了1万多元,治疗5个月后,完全不见效果。
科普就是科普,广告就是广告,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八条明确规定:“ 禁止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的,不得在同一页面或者同时出现相关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地址、联系方式、购物链接等内容。”
医疗广告打着科普幌子,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侵害了患者的合法权益。如果患者不能进行辨别,导致错误就医,不仅会延误病情,还会造成财产损失。同时,科普内容的原作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某些医疗机构的“广告代言人”,自身声誉和形象也会受到损害。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互联网广告监管,畅通举报渠道,严格依法处罚,坚决对医疗广告捆绑科普内容的行为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