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前端、最前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莅临新疆时发表重要讲话,为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和兵团工作、推进深化改革背景下兵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社会工作参与兵团基层治理工作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基层治理,不可或缺。唯有进一步完善兵团基层治理,全面推进兵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保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落实落细,才能更好地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基层治理处于公共治理体系的末梢,涉及面宽、量大、事多,其核心在群众,提升职工队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既是兵团治理能力的体现,反之又影响甚至制约兵团整体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存在一定共通性,可以成为新型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主体,弥补兵团基层治理供给与职工群众现实生活需求间的差距。一方面,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基层治理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为落脚点,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在平等互助、协商合作和共治共享中促进社会和谐有序、良性互动发展。社会工作的目标是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而基层治理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二者的价值观与目标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能够发挥社会工作在多元治理中的“协同”作用,改进传统的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基层治理与社会工作方法的碰撞能够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进而提升兵团基层治理成效。
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任重道远。近年来,兵团积极推进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点。但总体来看,社会工作参与兵团基层治理仍旧面临一定挑战。首先,职工群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可较之理想状态仍存在一定差距,甚而部分职工群众将社会工作等同于社区服务。其次,部分基层单位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政策要求,加之对社会工作这一相对新生的事务比较陌生,因而无法制定科学、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措施。再次,兵团社会工作服务专业性欠缺,很多持证社会工作者未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且平均年龄相对较高,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的能力和精力相对不足,造成与基层治理所需的专业性不匹配。最后,当前兵团持证社会工作者数量严重不足,制约着基层治理开展的广度。
社会工作融入兵团基层治理,大有可为。要切实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推动社会组织听党话、跟党走,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创新基层治理中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下沉各类党群服务资源,为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区服务提供便利,提升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效果,从而强化其群众互动、服务创新、枢纽沟通和需求满足等功能。政府应当重新审视、接纳社会工作的主体作用和运行机制,形成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社会工作亦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策略性地“嵌入”现有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框架,积极同政府建立“主动参与式”合作伙伴关系,用自身专业化参与效果和服务绩效换取话语权和主动权,更要主动培养居民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意识,让社区成为有机的治理共同体,弥补基层政府在治理中的不足。社会工作在兵团发展的前景无比广阔,更应积极作为,谱写兵团基层治理新篇章。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法学院)